2022年上半年,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鎮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推進市、區各項決策部署,統籌抓好全鎮工作,鞏固全區發展成果,為清城區經濟、民生、社會的發展注入強大內生動力。現將2022年上半年開展工作的情況和下半年的工作計劃匯報如下:
一、工作亮點與榮譽
1月,我鎮獲“征兵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3月,源潭鎮獲“‘學習強國’學習平臺·供稿先進單位”稱號,是城區唯一一個獲此榮譽的鄉鎮。
二、上半年工作總結
(一)黨的建設不斷完善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及其實施細則,深入推進違規吃喝問題專項整治,黨風政風有效改善。
(二)疫情防控常抓不懈
始終樹牢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做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工作,建立完善核酸篩查網格化管理方案,相繼在鎮政府廣場和迎咀赤獅坑新村開展新冠肺炎本地疫情全流程應急演練。投入約227萬元加強疫情防控物資儲備,大力推進新冠疫苗接種工作,接種總數超過21萬劑次,完成全程接種超過8萬人,進一步筑牢全民免疫屏障。
(三)重點項目加快推進
全鎮6個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6.3億元,100%完成年度投資計劃。新增規上企業3家,新增年產值1.2億元,完成工業投資9.6億元(含物流產業)。開展技改企業16家,完成工業技改投資4.2億元,進出口總額5.4億元。廣清空港現代物流產業新城啟動區正式運營,廣東錦邦冷鏈倉儲物流園項目全面投產。中國南部物流樞紐項目二、三期順利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清遠配送中心項目有序推進。中星·生命科技產業園項目主體建設已完成。清遠正清源畜牧實業有限公司年產6萬噸黃金肽項目一期已動工建設。新馬鄉村振興樣板啟動區已完成中期規劃。廣連高速公路源潭段建成通車。
(四)民生保障有效落地
全面提升底線民生保障水平,切實提高城鄉低保、城鄉特困人員供養、養育孤兒供養、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城鄉醫療保險續保率達100%。基本完成省、市、區、鎮十件民生實事,按計劃完成新馬截洪渠和排澇坑工程以及其他民生工程。投入762.3萬元對5條總長約9.3公里的農村道路安全防護設施和3座危橋進行升級改造。投入約327萬元在東坑、連安、連塘、迎咀、金星、黃溪6個總長約9.7公里的行政村村道安裝路燈279盞。完成300戶農村削坡建房風險點整治工作,全力推進地質災害隱患點綜合整治和老舊小區改造。
(五)社會治理形勢良好
加快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云平臺建設和網格化綜合治理,累計建成視頻監控點位752個,辦結各類網格事件1430宗,結案率達99%。深入實施反詐防詐專項行動,共開展各項宣傳活動約50場,推廣安裝“國家反詐中心”反詐軟件約4.9萬個。投入約120萬元修訂全鎮23篇應急預案和配備各種應急救援物資,有效提高應急處置能力。持續對非煤礦山、工貿行業、建筑施工等領域開展監督檢查,重點排查并整治危化企業22家,發出執法文書19份,完成整改19份。持續強化交通安全整治,查糾各類交通違法行為約1.3萬起,查扣違法車輛約2200輛,清理轄區重點車輛隱患約700起。
(六)鄉村振興穩步推進
大力實施“美麗鄉村2025”行動計劃,累計建成20戶以上美麗鄉村351個(整潔村333個,示范村12個,特色村6個),20戶以下人居環境整潔自然村55個,污水處理池406個。深入實施撂荒復耕復種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完成15畝以上撂荒耕地復耕3970畝,高標準農田2300畝。實施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4個,項目總金額454.7萬元,申請獎補資金146.5萬元。通過農村集體資產管理交易中心平臺出租農村集體商鋪、林地等土地資源總面積9054畝,項目總金額約1.9億元,成交量占全市28.92%。
(七)各項事業健康發展
扎實推進行政效能全面提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大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一門式、一網式”政務服務中心辦理業務量約6萬件,群眾滿意度達到99.9%;承辦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工單2224件,及時解決群眾反映問題,不斷提升群眾滿意度。
三、下半年工作計劃
(一)繼續深化發展成果
加快推進中國南部物流樞紐項目二期、城際清遠源潭綜合物流產業園項目一期、中星·生命科技產業園、廣東清遠電子信息產業園等重點項目建設工作。大力優化營商環境,完善“一門式一網式”政務服務中心建設,健全領導干部包企業包項目制度,對重點項目實行“保姆式”服務。全力推進工業轉型升級,推進清潔生產、園區循環化改造、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加快推動陶瓷等傳統產業綠色化。
(二)加快推進鄉村振興和城鄉融合發展
全力做好鄉村振興駐鎮幫鎮扶村工作,做實做細扶貧產業鞏固、穩崗就業、扶貧項目資產監管。統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深入推進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廣清接合片區新馬鄉村振興樣板區建設,加強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盤活利用閑置資源,培育高素質農民。加快推動老舊小區改造和社區建設,推進城鎮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城鎮管理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
(三)著力構建綠色發展格局
落實國家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降低碳排放強度,持續淘汰落后產能,推進清潔生產。持續鞏固城鎮中心區域全面禁燃、農村地區限燃成果,加強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防治等環境保護專項行動。統籌布局和整治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建立和完善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三線一單”生態環境空間分區管控體系。
(四)深化民生保障和社會治理
加大對基礎教育投入力度,深入推進“雙師教學模式”試驗。加強公共衛生隊伍建設,優化衛生人力資源配置。深化“一門式一網式”基層政務服務成果,借鑒學習省、市、區基層政務服務改革試點優秀經驗,結合實際,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高質量發展。堅決落實安全生產隱患、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和“兩違”整治專項巡察整改工作,及時反饋情況。持續做好新冠疫苗接種工作。
(五)全面抓好應急管理和安全生產
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一崗雙責”,加強安全生產監督執法,抓好消防隊伍建設,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和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認真學習借鑒新時代“楓橋經驗”,加強社會穩定風險問題排查,聚焦社會治理中的突出問題,健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鞏固“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成果,持續凈化社會風氣。
2022年7月8日